林阿婆和她滿屋的“財寶”
澄邁福山鎮(zhèn)侯臣村93歲的林金鳳老人現(xiàn)在撿破爛已是一種習慣,一種精神寄托,常常為村里公共設施拔雜草貢獻余熱。
澄邁福山鎮(zhèn)侯臣村一間10多平米的空屋里,堆滿編織袋,袋子里裝滿了五顏六色的空瓶子、紙片等廢品,這些是林金鳳老人撿來的廢品,也是老人心頭的寶。在兒子去世后,靠著撿廢品,老人養(yǎng)大2個孫子。不論刮風下雨,每天凌晨3時許,老人就起床走到街頭、公路上撿廢品,一把拐杖和一個編織袋,一撿就是18年。13日上午,南國都市報記者走進老人的家,聽老人和村民講述她的故事。
兒早逝老人拾荒養(yǎng)倆孫子
林金鳳老人今年93歲高齡,她原是??诟侨?,后來嫁到澄邁福山鎮(zhèn)侯臣村。25年前,老人的丈夫病逝,18年前,唯一的兒子病逝,留下2個嗷嗷待哺的孩子,大孫子小龍7歲,小孫子才2歲。
一家四口人,2個女人和2個小孩,要撐起一個家談何容易。為了掙錢送孩子上學,媳婦蔡賽芳出外打工,留下2個孩子跟奶奶生活。“看著小孫子我就想,再難也要把2個孫子養(yǎng)大。”林阿婆說,她年紀大了,75歲的她唯一能做的只有撿廢品。
林阿婆的家就在高速路出口旁邊,許多車輛下高速路后,就在附近小賣部休息,扔的空瓶子也多。林阿婆每天背著編織袋出門撿廢品,有時一天能撿20多個空瓶子,夏天時每天出去2趟,冬天太冷只在凌晨出門,每月能賣三四百元。
凌晨撿廢品險被車撞
林阿婆的眼睛不是很好,晚上看不清路,她顫顫巍巍地走在馬路邊尋找廢品,看不到就用拐杖往前探路尋物,敲到瓶子就扔進身后的袋子里。有一次她低頭撿廢品差點被轎車撞到,幸虧司機及時剎車,阿婆說她當時只聽到一聲刺耳的汽笛聲,嚇得兩腿發(fā)軟再也走不動了。
村民蔡篤義的家就在老人必經(jīng)的路上,每天天沒亮,蔡篤義就看到林阿婆柱著拐杖出門撿破爛了。“起晚了瓶子就被別人撿走了。”懷著這點小心思,林阿婆每天凌晨3時許起床,給孫子做好早飯后就出門,而大孫子小龍自小乖巧懂事,奶奶離家撿破爛,他就照顧弟弟,直到中午奶奶回家。
蔡篤義說,老人從來不開口求人,鄰居們總是主動幫些忙,不管天氣如何老人每天都會出去拾荒賣錢。村民看老人和孫子可憐,家里有啥廢品都不賣,專門給老人留著,為方便老人拿,還拿大袋子裝好交給老人。小龍說,那時家里困難,他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常吃醬油拌飯,過年過節(jié)奶奶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給他們。
老人慷慨拿出3千元給孫子創(chuàng)業(yè)
“如果沒有婆婆,我一個女人無法撫養(yǎng)大兩個兒子。”蔡賽芳感動地說,婆婆很節(jié)儉,一套衣服穿了很多年,過夜食物舍不得扔也要吃完,可給孫子吃的都是新鮮食物。就算感冒了,老人心疼藥錢,也不告訴她,就自己扛著,婆婆總說“熬熬就好了”。
小龍長大后,前年創(chuàng)業(yè)開店缺少資金,林阿婆一下子拿出3千元塞給孫子。知道這是奶奶的辛苦錢,小龍不肯要,但林阿婆對孫子說:“這些錢奶奶又帶不走,有你們養(yǎng)奶奶,奶奶不需要存錢了。”
只有想起早逝的兒子,這位笑對生活的堅強老人才會老淚縱橫。小龍說,每到春節(jié),奶奶拿著碗邊敲邊念叨父親的名字邊痛哭,兒時的他還感到害怕,現(xiàn)在不會了,也理解奶奶了。
老人心懷感激稱常遇好心人相助
老人年紀這么大還在路邊撿破爛,常引來路人相助。“老人家,怎么這么大年紀還撿破爛呀。”林阿婆說,有一次她低頭撿瓶子時,一對夫妻突然開著轎車攔住她,塞給她100元就離開了。還有一個在路邊做測繪的小伙子給了她50元。
如今,2個孫子都工作了,大孫子當理發(fā)師,小孫子做涂料工,2個孫子都勸奶奶不要再撿破爛了,林阿婆總是嘴里答應著,隔日清晨又出現(xiàn)在街頭,這讓家人常為老人的安全擔心。
老人為村里義務拔草貢獻余熱
“林阿婆是村里年輕人學習的榜樣,大家都叫她‘??趮?/span>’。”聽說記者采訪,村民蔡汝坤說,村民都敬佩林阿婆,在大家眼里,老人是一位善良、善解人意的人,從不和人斤斤計較。村里也很照顧阿婆,政府發(fā)放被子等東西時總會首先送到阿婆家。
更難得的是,林阿婆很熱心村里的事情??吹酱謇镬籼谩蚺_等地方雜草叢生,老人每天一有空就去義務拔草,讓這些公共場所變得很潔凈,為建設文明村貢獻余熱。林阿婆也很慷慨,村里修祠堂時需要老人家讓出土地,她二話不說就答應了,砍掉自家種了多年的菠蘿蜜樹也不要一分賠償。
“有政府照顧,我現(xiàn)在生活好多了。”林阿婆高興地說,她每月能領200元補貼,孫子常給她買營養(yǎng)品和給她零花錢,她現(xiàn)在撿破爛是一種精神寄托,也習慣了。“我要繼續(xù)撿破爛,一直撿到走不動的那天。”望著一屋子“財寶”,林阿婆滿是憧憬地說。
【來源:南海網(wǎng)】
【編輯:漫步】